首页

黑冰美脚

时间:2025-05-29 11:41:45 作者:碳路中国丨辽宁海城:“世界镁都”的绿色智造转型之路 浏览量:54703

  中新网辽宁海城5月28日电 (禹瑞斋 刘禹辰)因“世界镁都”而闻名的辽宁海城,历经粗放发展的阵痛,如今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绿色革命重塑产业格局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、拥抱智能技术、升级产业链条,这座千年矿都正探索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实践路径。

  这次改变始于对高污染产能的清退。海城一举置换186座轻烧反射窑,转而引入悬浮窑、智能化生产线,并建成全国首个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AI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矿石开采、运输、加工全流程,电子围栏划定生态红线,数字化管控让每一吨资源“有迹可循”。

  “2024年,我们通过继续优化投入,并按照省里的要求,做到了‘一矿、一出口、一计量站’,完全实现了菱镁矿山源头管控的目标。”海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君看着菱镁智慧数据大屏介绍说。

海城市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刘禹辰 摄

  12家省级绿色工厂与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,多项专利技术填补国际空白。昔日的“力气活”,已蜕变为“拼技术”的技术范例。

  “通过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化运营管理,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30%,综合节约能耗45%。”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总经理助理范世明指着正在运转的机器说道。

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刘禹辰 摄

  转型不止于技术。海城打破“一炉一品”的单一模式,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。镁建材、镁合金等新兴产品崭露头角,防核辐射建材、高端耐火制品成为国际市场“抢手货”,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。

  “我们所打造出的防火墙,既隔音、又环保,并且把剩下来的尾矿包括矿渣粉、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,使其‘变废为宝’。”海城市大德广消防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洪伟触摸着镁建材说。

  曾经的“矿山经济”正转向“绿色智造”,“依赖资源”正转向“驾驭技术”,现在的海城正将绿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,辽宁海城的蝶变,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

  正如海城转型实践所印证: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,从来不是单选题。在这片曾饱经风霜的土地上,一曲绿色智造的交响正激昂奏响,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城经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2024年9月11日,习近平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时,听取引洮供水工程情况汇报。当得知近600万群众从此告别苦咸水后,总书记十分高兴。他要求加强维护和管理,让这项工程在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效用。

中国代表80国作共同发言 就人工智能促进儿童权利提三点主张

休斯敦3月15日电 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5日报道,龙卷风等恶劣天气14日晚袭击美国多地,已致3人死亡、数十人受伤。
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

这位农村阿婆,是来自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的普法网红“华仙大妈”。谁能想到这个圈粉无数的普法网红背后并没有团队,主创人员就是她和学法律专业的儿子严红忠。

遇见中国|秘鲁青年森瑞:不断开放发展的中国给我无限机遇

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和响应,充分表明全球安全倡议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、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,顺应了世界各国坚持多边主义、维护国际团结的共同追求,响应了各国人民共克时艰、携手开创美好未来的普遍愿望。

香港特区政府为杭州亚运会中国香港代表团举办返港欢迎仪式

“我们研发了冷榨冷提、鲜果鲜榨、微波增香等核心技术,建设了3条先进生产线,年产能达50000吨。”大三湘茶油公司董事长周新平说,油茶果全身都是宝,除生产茶油外,公司还研发了洗护、护肤产品,延伸油茶附加值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